轻度白癜风能治吗 http://m.39.net/pf/a_4552299.html

今天要写的内容并不是病案,也并不想引起噱头吸引病友的注意力,我知道这样的内容也应该很少有人感兴趣,于是私心仅在医疗朋友圈的分组发出来。这次的内容源于在一个月前看的《王鹏飞儿科经验集》,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都不熟悉,是我在拼多多上花了10元重金买的24K纯盗版的复印本,此人是上世纪北京比较著名的儿科医生,医院进修听主任推荐进而转介绍给我的,这个用药思路我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尝试性的使用,发现效果不错,这个有点在我的意料之外。同时在知网上搜索相关文章,并无一篇单独讨论此类话题,于是在此略作记录,各位同僚或可提出宝贵意见。

在这本书的《厌食》的章节中,其主要的用方底色为焦术,白蔻仁、神曲、砂仁,此书言简意赅,并不解释用药思路,这个底方还是容易理解,但是在其下加减应用的文中提及了若脾虚者加用黄精、紫草。

那么我们现在展开讨论,黄精这个药我的确非常喜欢使用,这不仅仅是成人补肝肾的常用药物,同时在儿科也是有相当的作用价值,我暂且不去讨论,因为之前我在病案中已经记载过好几次黄精使用的药方,特别是针对久咳及慢性反复易感的患儿。真正吸引眼球的是这个紫草,知网上查不到相关的文献,打开中药书具体查看再次复习,紫草归心、肝经,其主要的功效为清热凉血、活血、解读透疹。在具体的使用方法中,其实外用都已经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如大家熟知的紫草油。并且在其禁忌使用中特意强调了本品性寒而滑利,脾虚便溏者忌服。

但是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紫草,其功长于凉血活血,利大小肠。”如果单纯从本草经中的补中益气的角度或许可以理解医案中使用紫草的目的,但是神农本草经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话不说明白”,不能从直面的意义上去理解。

查阅紫草的中药临床应用中也绝大部分集中在皮肤科及外科的应用中,针对内科疾病特别是消化系统的几乎是没有的,针对紫草的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其主要着重点也是针对抗炎机制,那么这个医案是错误的么?可是为什么在王鹏飞教授的门徒子弟中奉为圭皋,包括在整个京派儿科中都有一定的学术地位?那么需要重新去回顾整本书的用药思路,整本书中,清热药物一共为9种,其中以青黛、紫草、寒水石应用最广。针对在脾胃病的治疗中,紫草应用得最广的为长期反复厌食的患者,其治疗小儿,以健运脾胃为主药,因此不难理解焦术、草豆蔻、神曲、砂仁,作为厌食章节中的底方,但是其针对“脾虚”的加减使用黄精、紫草,其辨证我更加倾向于脾阴虚日久化热,兼有血瘀的患者,久病入络,这个思路是不管在咳嗽还是在消化系统一定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在在咳嗽日久的患者兼有夜咳的患者中我一般加用丹参、红花、当归等。针对此“脾虚”患儿,使用紫草我更加倾向于在舌质偏红,苔少的患儿,同时结合其他症状偏向阴虚火旺者,这样既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又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但是紫草本身并不具有滋阴的功效,而黄精很好的替代了这一点,同时再结合之前的四味药物,也可以起到中和寒热的作用,同时也有健运和醒脾的作用。现代生活的儿童的现代饮食、生活习惯,其实脾阴虚的并不少见,再回看自己在之前,可能想到的健脾胃的方剂大概就是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二陈、香砂六君等等诸如此类的组合。在此再次提及一个概念就是“脾阴虚”,其实最早提出的为叶天士,在《临证医案指南》中充分验证了其学术思想,脾阴虚的典型表现运化失常,不欲饮食,便秘,便溏或先坚后溏,濡养无权,面色无华而萎黄,形体消瘦,体无润泽,手指尖边角质化;阴液亏少,口唇干燥,渴却少饮,手足心热。会出现舌红少津,舌苔少或剥落斑驳为主,脉则见以细数或弦数之象。且脾阴更偏向于营血,所以个人拙见,此处紫草使用是比较合适的。当然还可以进一步讨论脾阴虚、胃阴虚的用药风格,但是再次不做赘述。这也能进一步反应,为什么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使用了相当的健胃消食、消积导滞的药物后仍然效果欠佳,其看病的医生包括我自己在内其实也很容易陷入这样的“陈窠”的思维,今晚讨论的话题也是想进一步扩宽自己的用药思路,而并非验证这一理论的正确。

王鹏飞教授正本经验集用药非常简单,已经颠覆了我对中医儿科看病的一些认知,也是几乎在其他平台上没有碰到的用药思路,虽然在此并不无脑推荐,但是感兴趣的各位可以去看一下。

那么再此提出左后一个问题,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紫草补中益气的缘由又是什么呢?

点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caoa.com/zccf/10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