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大自然一个家庭的自然教育实践
编辑:晓理 对大多数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而言,大自然似乎越来越远了。与自然割裂,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孩子离自然有多远,就离幸福有多远。今天的文章来自小娟儿,是一位从事与自然教育相关的妈妈,文中她分享了7个家庭自然教育实践的方法,读者们可以借鉴并在自己的家庭中践行。“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到一生。”——蕾切尔·卡森以下是小娟儿自述。大家好,我是小娟儿,在教育和公益领域工作了十五年左右,期间大部分都和自然教育相关,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们一家都喜欢大自然,孩子出生后,我们经常带着他们一起到户外去,徒步爬山露营,几年下来,6岁的老大走十多公里没问题,4岁的老二,最远也走过七八公里。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他们变得越来越勇敢,乐于尝试很多事物,身体一直也很健康。人类生命起源于自然,也回归于自然。在我看来,大自然是人类非常珍贵的、一生的盟友,对孩子的成长更是至关重要。自然的环境与日常生活不同,常常是充满未知,这会让孩子不断去试探发展自己的能力,学会挑战不确定性。同时,自然也有粗粝的部分,刮风下雨、刮伤刺痒,让孩子对真实的生活有更多认识,某种程度也会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另外,与自然建立联结,了解花草树木和各种生物,也让孩子们学习尊重,如何与其他生命和谐共处。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孩子与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了,被钢筋水泥包围,被电子产品淹没,也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身体问题,甚至有“自然缺失症”的概念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教育也在这几年成为了热门话题。不过关于自然教育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我个人比较认可自然之友团队提出的自然教育的定位:“向大自然学习,并且从中感悟,生态,生命,生活的真正的道理”。如今有不少机构和学校在实践自然教育,但我认为,“家庭”同样也是自然教育的重要主体,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家庭环境是第一位的,家庭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然而很多家长表示:我们知道自然教育的重要性,不过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呢?那么,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践行的自然教育。开始之前我要先解释下。我觉得教育无时无刻都会发生,所以,自然教育也是一样,不一定要在远方或者大自然中,当然能在自然环境中更好,更真实,但只要符合自然教育核心的行为和活动,关于(about)自然的、为了(for)自然的,都可以称为自然教育。自然教育无处不在,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7个家庭自然教育实践方法01衣食住行中处处有自然比如最常见的食物。食物从哪里来?——自然。了解食物,也是了解自然。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带着孩子观察蔬菜水果的结构。圆白菜的纹理很丰富,秋葵可以切成好多小星星,一小块西兰花就像一颗大树,苹果横着切还是竖着切,也会呈现不同的面貌。 还有家里的木制家具。美丽独特的纹路,它是从什么树来的?我们穿的纯棉衣服,棉又是怎么来一步一步做成的?这些都是可以和孩子交流的。这些交流并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唤起孩子的好奇,帮助孩子与自然事物建立链接。 0吃自然的食物、用自然的东西 我相信“自然的生活能够养育健康的孩子”。这个自然生活包括我们吃的用的尽可能天然的、简单加工的、避免过度添加物的。 自从当了妈妈之后,就很希望能够把之前接触的这些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也就慢慢学会了亲手给孩子做一些成分简单天然的日用品、食品或玩具,希望生活里面能够尽可能离自然更近一点。 比如用油和碱亲手制作一些清洁用的手工皂,用蜂蜡和紫草油做成止痒消肿的紫草膏、用蜂蜡和食用油做没有添加的润唇膏;给孩子缝一些娃娃,香包,用毛线钩一些小带子,用冰棒棒叠飞碟,用树枝削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绵羊油手工皂03遵循自然的节奏生活我曾经租了一片儿小菜地,自己种菜,吃应季的食物,带着孩子体验顺应自然的生活,感受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万物有时的生命状态。当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够租菜园,但我们可以试着在家里种一些蔬菜,放在阳台上,也不会占用太多空间,让孩子了解一下食物的生长规律。还有,在我看来,感受冬冷夏热,也是遵循自然的节奏生活。现在很多家长生怕孩子冷到热到,不敢让孩子出去,冬天有地暖夏天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但冬天冻得发抖,夏天大汗淋漓,本就是自然规律,孩子也有必要去体验真实的自然状态。04认真对待人类的“痕迹”这两年大家都在谈的“零废弃”,其实完全的零废弃是不可能的,人类的生活不可能没有痕迹出来,但是你是否认真对待自己的痕迹了,从本质上还是有差别的。我家会持续做一些厨余酵素,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原理,把菜根菜叶、果皮等“生”的厨余垃圾,加入一些糖类制作成环保酵素,进行家居的清洁。▲自制环保酵素也实践过很长时间的厨余堆肥,在密封的堆肥桶里,把厨余垃圾进行发酵,希望能让厨余再回到土壤,能带来一些健康的土壤。▲自制厨余堆肥还有垃圾分类,也是每个家庭都可以实践的、对环境友善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有点麻烦,但最终看到很多垃圾,被处理消化掉,变成有用的东西,还是让人觉得很踏实。05用一年四季去跟一颗树、一株花发生联系小区里也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最有意思的是,你可以带孩子去认识小区不同季节的环境变化。山杏、山桃、榆树梅、玉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全都不一样,留意它们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太有趣了。▲楼下有一堵“花墙”,它的小花还没开时也超级可爱还可以去认识小区的不同树种。小区的绿化也是会不断更新的,我时不时地就会在某个角落发现多了一棵腊梅。除了植物,小区里昆虫也很多。小孩子盯着蚂蚁都会看半天,还有雨后的蜗牛。小区家门口的自然,其实非常适合小孩子,不用长途跋涉,保证生活的节奏感和稳定感,和孩子用一年四季去跟一颗树、一株花发生联系,认识它整个的过程,其实非常美妙。▲孩子们很喜欢寻找各种各样的小“红果子”06走进自然孩子大一点了,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去公园、树林、郊外、露营、爬山、海边、徒步。让孩子感受天空、鸟叫、虫鸣。当然,自然本身不只美丽,也有野性的一面,不要过于庇护孩子,感受风雪、蚊虫也是必要的。其实,把孩子放到自然里,就会发现,他们会创造出很多游戏。挖泥土、捡树枝、垒石子……需要大人注意的是,尽量给孩子玩耍的自由,不要嫌脏,甚至有些地方看来有些危险,但在可控范围内,给孩子探索的空间。推荐几个适合一家人在自然中玩的游戏。最方便的就是听声音。一家人可以到一个自然环境比较好的地方,闭上眼睛,双手攥成拳头,听到一种声音就竖起一个手指,直到最后结束时,全家人一起来分享,都分别听到了什么。安安静静地听的过程很有意思,小孩子有时候非常敏锐,能够听到很多声音,我们成人很多时候没有这样专注的安静时光,听的时候自己也会很惊讶,原来有这么多平常没有留意的声音。还有一个叫一米观察。孩子对很细微的事物特别敏感,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很短的距离,看看身边这一米都有什么事物,它们有什么关系,有没有哪些你平常没有留意过……另外,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无痕山林”的理念,这也是自然教育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就是我们在自然中的游玩时,尽可能不打扰自然的生态,不去破坏,引导孩子学会尊重自然,了解它爱护它。虽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我们还是努力把自然当成自己的朋友一样对待。07绘本与手工最后,阅读自然绘本也是个不错的方式。绘本里有很多认识自然的场景,读完之后,和孩子再去一起感受。我印象比较深的是《14只老鼠》的故事,很佩服书中对自然的刻画,里面有很多生活化的自然体验和场景,可以转嫁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另外,《看见我的小鸭了吗?》《母鸡萝丝去散步》《蚯蚓日记》《蚂蚁和西瓜》《一园青菜成了精》《阿利的红斗篷》,都是孩子很喜欢的。还有手工。我幼儿园里经常有手工活动,我几乎不给孩子买材料,因为到处都有现成的材料。落叶、树枝、木棍、松果……我们都用这些来做,在树叶上画画,树枝木棍剪剪拼拼。自然界中的元素,简单真实,才是最好的“玩具”。结语:以上就是7个家庭自然教育实践。从事与自然相关的工作这么多年,我从自然中获得很多智慧的启发。 对我来说,自然让眼睛明亮,让头脑清明,让身体放松,让心变宽变大变柔软。大自然丰富又单纯,万物都在保持着动态平衡,按照自己的节奏运转,让人有安定感和力量感。 现在很多家长都有教育焦虑,但看看自然,也许就有答案了。 大自然里,大树有大树的美,小草有小草的美,花有花的美,虫有虫的美,他们不一样,但很和谐地相处,谁也离不开谁。自然界是如此,可人类为何非得按照一个模子去培养孩子呢? 同时,自然给孩子的成长更是带来很多帮助。能帮助孩子身体和情感得到发展,甚至还是德育、美育和智育的完美融合。 如果孩子们在小的时候和自然有更多连结,有更多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真实体验,长大之后也会对自然心怀喜悦和感激,大自然会成为他们的能量场,抚慰心灵的空间,会滋养他们长大,也会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爱的能力”的人才。 人类穷其一生也不会弄明白大自然的奥秘,不会认识每一种植物,昆虫,鸟类……但是,这不妨碍我们热爱自然,守护自然。 一起走进自然吧。 口述:小娟儿,曾在企业可持续发展部门负责过环保、教育等公益项目,目前在教育公益机构做自然教育相关工作。童书妈妈三川玲,教育出版人、童书评论人、TEDkids智库专家、中国营地联盟理事,亲自下场看了+孩子作文的阅读写作教育者,致力于用顺应天性的阅读法与写作法让更多人爱上阅读,享受写作。著有《通往幸福的教育》和《孩子天生爱写作》(即将出版),儿童写作音频课《顺应孩子天性的写作课》(喜马拉雅)。自然之友|家庭无臭快速堆肥视频教程合集废弃物与生命|青少年垃圾减量教育共享资料包,扫码免费领取!“抱团带娃”小区变幼儿园,公园当教育基地,她们怎么做到的?9个家庭组成“带娃共同体”,岛上租房自己开课,10年后这些孩子怎么样了?「如果觉得好看,欢迎点一个‘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caoa.com/zcjg/10695.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态苗圃染彩纷呈苗圃小学生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