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皿果草浙江紫草科一新种
近日,浙江省植物工作者在《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9卷第3期年5月刊,发表了《泰顺皿果草——浙江紫草科一新种》一文,该文描述了采自浙江泰顺县司前镇的浙江紫草科(Boraginaceae)皿果草属(Omphalotrigonotis)一新种泰顺皿果草 OmphalotrigonotistaishunensisShaoZ.Yang,W.W.PanetJ.P.Zhong,并附墨线图和彩色照片。 该新种接近皿果草(Omphalotrigonotiscupulifera),但植株具基生叶,叶无柄或近无柄,茎、花序轴和花梗均密被开展的硬糙毛,花梗果时下弯,花萼裂片较宽,小坚果背面碗状突起较大。叶片和毛被也与弯齿盾果草(Thyrocarpusglochidiatus)略接近,但本种小坚果背面仅具1层碗状突起,花序无苞片而明显不同。本新种的发现对于皿果草属分布及形态学的重新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泰顺皿果草 OmphalotrigonotistaishunensisShaoZ.Yang,W.W.PanetJ.P.Zhong 多年生草本.茎基部平卧,上部上升,高35~45cm,密被开展的硬糙毛,有少数分枝.基生叶匙状椭圆形,(6.5~10.5)cm×(1.4~2.5)cm,先端急尖或圆钝,有小尖头,基部渐狭,全缘,两面密被糙伏毛,无柄;茎生叶除基部1~2片具短柄外均无柄,下部叶片倒卵状椭圆形,上部的卵状椭圆形,(2.5~7)cm×(1.2~2.3)cm,先端圆钝或急尖,有小尖头,全缘或上部叶略呈波状,有缘毛,两面密被糙伏毛.镰状聚伞花序顶生,长5~16cm,花时顶端卷曲,果期伸长达22cm,花序轴密被开展的硬糙毛,无苞片;花梗密被开展的硬糙毛,果时下弯;花萼钟状,长1.5~2.2mm,果期达4mm,5裂至近基部,裂片卵状椭圆形,两面具短伏毛;花冠近辐状,白色或淡蓝色,长3~3.5mm,5中裂,花冠筒长约1.5mm,裂片宽倒卵形或近圆形,两面无毛,喉部有5半月形附属物;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花丝极短,花药顶端稍露出;子房4深裂,花柱短,长约1mm,柱头头状.小坚果4,四面体形,长约1mm,褐色,平滑,有光泽,背面具碗状突起,直径约2mm。花期4~5月,果期5~7月。 目前发现仅分布于泰顺县司前镇榅垟村。生于海拔米的路边草地。模式标本存放在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标本馆(ZJFI)。 以上图片吴棣飞拍摄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浙江省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建档编纂及《浙江植物志》(第二版)编著项目(--)支持;文章作者依次为杨少宗、潘温文、刘西、王军锋、孙晓霞、丁炳扬?;其中丁炳扬为通讯作者。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原始论文。 经过笔者查阅中国植物名称数据库,泰顺皿果草为第五个以浙江温州泰顺县命名的植物,其他的四个依次是: 泰顺石楠PhotiniataishunensisG.H.Xia,L.H.LouS.H.Jin 泰顺凤尾蕨PterisnatiensisTagawa 泰顺杜鹃RhododendrontaishunenseB.Y.DingetY.Y.Fang 泰顺凤仙花ImpatienstaishunensisY.L.ChenetY.L.Xu 搜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caoa.com/zyzc/5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一味药水牛角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