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说不完的话题,咱们晚上接着聊历史掌故、娱乐八卦、情感、育儿、美食……“壹点夜市”统统有!快来壹点,逛夜市喽~“章丘梭庄村有棵千年‘南海神树’。”近两年,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般飞速的传遍了济南城乡,越来越多的人们慕名前往梭庄一睹神树的芳容。位于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北部长白山下的梭庄村,远离尘嚣,沉淀千年的古村处处散发着浓厚的文化韵味,一派幽静沉寂景象,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年被命名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据康熙《章丘县志》载:“去邑十里而近,有梭山焉。山形如梭,民依山成村曰‘梭庄’。”该村山河水秀,人杰地灵,村庄街道结构大气、严谨,山林葱郁中,文物古迹众多,有梭庄李氏宗祠、李氏族谱碑、文昌阁、元音楼、药王庙、雪山寺、青龙泉等。除了这些暗含威严的明清古建筑,梭庄村的特别之处是,还有一棵古老的在江北罕见的“南海神树”——梭罗树。这棵神秘的梭罗树生长在梭庄村东首的李氏家族祠堂院内。大殿右侧屋檐边那株树冠巨大的参天古树,即是充满着神秘的“南海神树”——梭罗树。此树一人难抱,树干挺拔,枝叶繁茂。经测量,古树胸径55厘米。曾担任过梭庄村党支部书记的刘希珠告诉笔者,此树叶子很大,摘下它的一片叶子,用带尖的硬物在上面写字,树叶被划过的地方就会很快显现红色。因为这个缘故,村里人称其为“胭脂树”或“红叶树”。有些村民还把这树称为“神树”,因为在村民们的记忆里,如果树发芽较早则这一年就会风调雨顺,如果发芽较晚则定有自然灾害。笔者在李氏宗祠的传说简介中看到了对于此树的记载:此树名为梭罗树,清顺治十八年由福建运到此地,来时已有年历史,至今已有余年。据刘希珠介绍,经专家鉴定,此树名为厚壳树,中国原产种,土名梭罗树,主产中国的中部及西南地区。山东、河南两省只有少量栽培分布,比较稀有。据介绍,该树为紫草科厚壳树种,叶椭圆形、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无毛。聚伞花序圆锥状,白色。每年4月到5月开花,核果是蓝黑色椭圆形的,果期为9月到10月。枝叶繁茂,叶片绿薄,春季白花满枝,秋季红果遍树。由于具有一定的耐阴力,可与其他的树种混栽,形成层次景观,为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嫩叶可食,幼叶可代茶,树皮可作染料。专家表示,该古树几百年来与古村相伴,且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实属罕见。那么,这棵“南海神树”是怎么来到章丘梭庄的呢?据当地方志记载,梭庄在汉末就有了人迹,晋隋时代有人定居,唐代晚期正式建村,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古人选址很讲究,梭庄的东侧有长白山连绵起伏,西边的女郎山如天然影壁墙,由于地处山脉下方,山水向此地聚集,村里泉眼众多,常年溪流不断,共计有一河、二沟、十三峪、七十二泉,此地堪称人杰地灵。据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及《李氏族谱》记载,早在元代,这里就出过贤达三人。明代,该村大户李氏家族享有“一门三代七举人五进士”的美誉,轰动朝野。这么个偏远小山村,出了这么多高官贤达,堪称奇迹。李家的老人们相传这棵树是福建当地的吉祥树,据说与佛教有关。清顺治十八年(),李家先祖中的李縉明作为皇上钦差去闽浙办理芦政,政绩卓著备受爱戴。他返回山东章丘梭庄时,当地人将这株神树作为珍贵礼物送给了他,随他荣归故里留作永久的纪念。为了运送这棵神树,当时人们用了三匹马拉车,路上千里迢迢走了4个月,才从福建来到了梭庄,并将它植于村中最神圣的李家宗祠大殿前。此后,这棵神树受到村民的精心爱护,借助梭庄这块风水宝地,奇迹般地在北方寒冷之地存活并健康生长。这棵自南方移栽的树种,几百年来枝繁叶茂,每到秋季树叶徐徐飘落,蔚为壮观。这棵古老而神奇的梭罗树,为千年古村梭庄增添了些许神秘,使这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山村大放异彩。(文章取自壹点号齐鲁一品文

王德清有删减)“壹点夜市”栏目分为琉璃厂、八卦摊、深夜食堂、芙蓉茶馆以及歇心铺五大板块,白天讲不完的话题,晚上咱们继续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caoa.com/zyzc/11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