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动物学第3版研究生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标题医学实验动物学(第版/研究生) 原价91.50作者秦川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0-01ISBN 内容简介 全套教材共包括五个系列:科研公共学科主要围绕研究生科研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从最初的科研设计到最终的论文发表的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展开;实验技术与统计软件系列介绍了SAS统计软件、SPSS统计软件、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免疫学实验技术等常用的统计软件以及实验技术;基础前沿与进展系列主要包括了基础学科中进展相对活跃的学科;临床基础与辅助学科系列包括了临床型研究生所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相关学科内容;临床专业学科系列通过对疾病诊疗历史变迁的点评、当前诊疗中困惑、局限与不足的剖析,以及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探讨,启发和培养临床诊疗中的创新。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实验动物科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延伸 第一章在动物体内进行医学探索/ 第一节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实验动物对医学研究的贡献/9 第三节医学发展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要求/14 第四节实验动物科学的产出/16 第五节实验动物的应用范围/17 第二章动物实验产生的社会问题/20 第一节概述/20 第二节对人文环境的影响/20 第三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2 第四节动物伦理与福利/25 第五节法制化管理/0 第三章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管理/2 第一节前言/2 第二节实验动物的使用与管理/4 第三节实验动物设施管理/8 第四节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40 第五节基因工程动物的生物安全管理/41 第六节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42 第七节实验动物设施事故、灾害等危机管理/48 第四章系统生物学在实验动物学中的应用/51 第一节概述/51 第二节比较基因组学/52 第三节比较转录组学/55 第四节比较蛋白质组学/58 第五节比较代谢组学/59 第六节组学时代的实验动物学和比较医学/62 第二篇实验动物是医学研究的系统工具 第五章实验动物的多样性/67 第一节前言/67 第二节啮齿类/68 第三节兔/86 第四节犬/89 第五节猫/91 第六节小型猪/94 第七节非人灵长类动物/98 第八节实验禽类/ 第九节鱼类、两栖类/ 第十节无脊椎动物/11 第十一节其他动物/ 第六章实验动物的比较解剖学/12 第一节概述/12 第二节实验动物大体解剖/12 第三节运动系统—骨骼/ 第四节运动系统—肌肉/11 第五节呼吸系统/15 第六节心血管系统/17 第七节消化系统/ 第八节泌尿系统/ 第九节生殖系统/ 第十节神经系统/ 第十一节内分泌系统/ 第七章实验动物行为学/ 第一节实验动物行为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实验动物的行为学研究/ 第三节实验动物比较行为学的医学意义/ 第八章实验动物对使用者的要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实验动物使用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第三节小鼠的要求/ 第四节大鼠的要求/ 第五节豚鼠的要求/ 第六节兔的要求/ 第七节犬的要求/ 第八节猪的要求/ 第九节鸡的要求/18 第十节猴的要求/ 第三篇动物实验的要求、设计和管理 第九章医学研究对实验动物的要求/ 第一节实验动物遗传学及遗传质量控制/ 第二节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质量要求和控制/ 第三节实验动物营养质量要求和控制/ 第四节实验动物环境质量控制/ 第五节实验动物运输要求/ 第十章动物实验的设计/ 第一节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第二节动物实验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动物实验设计方法/ 第四节动物实验统计方法/ 第五节动物实验中的偏倚及其控制/ 第六节动物实验记录的规范/ 第七节研究报告中有关动物实验的问题/ 第十一章实验动物常见疾病对动物实验的干扰/22 第一节前言/22 第二节实验动物病毒感染性疾病及对实验研究的干扰/2 第三节实验动物细菌感染性疾病及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第四节实验动物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及对实验研究的干扰/ 第十二章常用动物实验介绍/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生理机能学动物实验/ 第三节免疫学动物实验/ 第四节药物毒理学动物实验/ 第五节神经行为学动物实验/ 第四篇实验动物为医学研究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第十三章动物模型与疾病模型总论/26 第一节前言/26 第二节动物模型概念与分类/ 第三节动物模型评估鉴定基本原则和内容/ 第四节模型评估基本方法/ 第十四章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第一节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 第二节外科实验动物模型/ 第三节诱导模型/ 第四节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0 第五节基因工程动物模型/11 附录一数据库及生物信息检索/5 附录二实验动物常用数据/4 附录三重要实验动物供应机构信息/75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8 前言/序言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以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为研究对象,集成了生物学、兽医学、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甚至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环境、食品、农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提供实验动物资源、动物实验技术、人才和信息,是上述领域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基础,也是实验医学转化到临床医学、药学的桥梁学科。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特殊的实验学科,有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化管理要求,也有行政许可要求,稍有不当会引起一些社会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的学科。 科学家使用动物研究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历史可以远溯到公元前四百年,例如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通过动物解剖创立了四体液病理学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研究动物形态学和分类学,将动物学体系分为形态描述、器官解剖和动物生殖三部分。在中国也有观察动物而进行中医治疗的记载,如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动物肝脏能治疗眼病和夜盲症。《吴普本草》记载:汉华佗发现水獭食紫草解鱼蟹毒。宋《本草衍义》记载:蜈蚣畏蛞蝓,不敢过所行之路,触其身即死,故人取以治蜈蚣毒。血液循环、牛痘、霍乱、狂犬病、科赫法则、条件反射发现等现代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均建立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因此,巴甫洛夫指出:“没有对活动物进行实验和观察,人们就无法认识有机世界的各种规律,这是无可争辩的。”在这个过程中,实验动物和实验动物学科的概念得以萌芽并发展,直到20世纪初,近交系小鼠的培育被认为是实验动物学科奠基的标志,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实验动物学教材不仅是本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等学科和行业开展动物实验技术人才培训的基础。我国实验动物学科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当时国内没有教材,我有幸见证和参与了教材编写、发展的历程。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率先在全国开始了实验动物学的教学,卢耀增教授组织我们年轻的教师翻译国外专著,将讲义印刷成册,最早在实验动物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需求并结合我国10余年发展,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组织下,卢耀增教授于年主持编写了第一本实验动物学教材。在跟随前辈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有幸与国内学者一道,进行原有教材的传承和发展,分别主持编写了“十一五”“十二五”的全国医学生实验动物学教材,并增加了福利伦理、生物安全、基因编辑技术、动物实验设计等内容,侧重实验动物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增加了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动物实验技术,以及我国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生物安全内容的介绍。 近年来,我国实验动物学科得到了飞速发展,新的实验动物物种、基因编辑动物模型、人源化动物模型、悉生动物、遗传多样性动物等资源层出不穷,体细胞克隆等实验技术得到突破。在总结国内外前辈的工作基础上,针对实验动物科技在医学领域应用的问题,提出比较医学的新方法视角和理论,依靠当今技术发展,从系统生物学比较出发,针对人类疾病表现选择实验动物,研制拟人度高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大大提高了模拟水平,降低了科学研究的成本,使我们的认知水平有了提高,我国引领建立的比较医学学科,是实验动物学在医学、药学领域的突出成就,被誉为实验动物学科发展的里程碑。此外,随着对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在影响社会文明、保证动物实验数据真实性和科学性等方面作用的认知深化,福利伦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立了相关国家标准,绝大多数机构也设立了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委员会(InstitutionalAnimalCareandUseCommittee,IACUC),以保障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动物福利伦理。这些发展成就促使我们开展《医学实验动物学》教材的第三次修订,编委由国内多所知名医学高等院校的专家组成,他们多躬耕在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并具有丰富的相关领域研究经验。 此版教材分为四篇和附录,共五部分。第一篇介绍了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国内外学术刊物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相关研究的要求,实验动物伦理以及善待实验动物对研究结果的重要性,实验动物对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安全管理,以及系统生物学在实验动物学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篇主要介绍了实验动物的外形特征、行为习性、解剖与生理学特征、营养学特点,以及实验动物常见疾病及对动物实验研究的干扰;并以生命科学研究对实验动物微生物背景和遗传背景的要求,实验动物对饲养环境、营养等的要求为主,深入阐述了医学研究和实验动物两者之间的正确关系。第三篇重点介绍了医学研究对实验动物的要求,动物实验的要求、设计和管理方法,实验动物疾病对动物实验的干扰,并增加了常见动物实验实例介绍,以方便使用者实习操作。第四篇以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备的一般原则、基本方法为主,重点介绍了实验动物和疾病动物模型的概念以及常见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制作和评价方法。此版教材还特别增加了实验动物疾病、检疫和生物安全防护、常见动物实验实例方面的内容,并希望使用者加深对比较医学(疾病模型、动物实验)的认识。 此版教材是生物学、医学、药学、动物学、遗传学和管理学等不同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型实验动物学教材,感谢全体编委在本书研讨、编写和修改过程中的辛勤付出。本教材适合从事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和农业等相关领域研究的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科学家使用,也恳请广大读者多提出宝贵意见。 秦 川 0年5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caoa.com/zcjg/11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吃货注意了,鸭霸王配方大分享,自己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