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www.jk100f.com/m/

*本文医案选自《汉方临床治验精粹》

矢数道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

顽固性皮炎及指掌角化症

用黄连阿胶汤

青某,50岁,女。初诊年8月10日。患者是一位除顽固性皮肤病外还患有多种疾病,深受病痛折磨的病例。

患者于27岁时结婚,婚后操持家务时,因经常洗涮,逐渐发现手指甲处发干、粗糙、颜色变红、不久波及整个手掌变红、干燥、发硬,有痒感,搔痒后皮肤发生皲裂,从而无法从事洗涮工作。其后,口唇也变粗糙,逐渐扩展到全身,以上半身最重,颜面、全胸、两上肢均变粗糙、发痒、皮肤表面如同撒上一层白粉。下肢则主要在膝窝处干燥、粗糙,足底特别是脚跟部出现皲裂,可剥落硬皮;足底前部还生出大的鸡眼,坚硬如石且有痛感。整个皮色变红,痒感严重。

最近病情日益加重。初期曾用过激素软膏外敷,不仅无效,反而出现满月脸,故停止使用。患者足部有冷感,易上火。此外,还有习惯性偏头痛,时常有严重发作;近来又频繁出现打不出来的呵欠,脸部突然感到发热。月经量虽不多、但至今尚未停止。

体格、营养中等,脉大体上正常,血压/80mmHg,腹诊脐两侧有轻度抵抗压痛、多少有些瘀血证的表现。皮肤发红、痒感严重,触诊粗糙为干性病变无分泌物,属郁热迁延状态。

根据上述症状,投给了温清饮加连翘3g,甘草1g;手掌及足底则外敷紫云膏。服药3周后,有所轻减,故连续服用了2个月,但痒感未消除。

其间因发生过严重头痛,故又以血症头痛为目标,改服清上蠲痛汤后,头痛很快减轻;鸡眼在外敷紫云膏后也由硬变软而脱落。此后,患者因故暂时停药到第2年9月再度来院,改服最初的温清饮加味方后,效果仍不理想,12月复诊时,脸部病情有所加重,发红、肿胀、有热感。由于总的所见虽呈实热证,但用温清饮加减不能奏效,反而陷入慢性化状态,因而考虑或许属于虚热,虽无充分把握,仍试行投给了黄连阿胶汤。

同时,本不应偏于成见,但考虑了便于患者服用,黄连、黄芩量不可过多,而将处方略加改变为:芍药5g,黄芩4g,黄连2g,阿胶3g,卵黄1个(1日量)。按常规方法,先将芍药、黄芩、黄连三味加至ml水中,煎至水量减半,去滓后放入阿胶加热1分钟待其溶化,稍放凉至皮肤温左右时,加入卵黄,充分搅拌,食前1小时,分3次服用。

服用开始后第3天,患者称服后心下部有些疼痛感,故在其后的5天内将药量减半,结果反而出现了奇迹般的效果。一周后症状明显好转,2周后面部的发疹、变红、痒感基本消除。12月底时皮肤已变得很光滑,原来的皮科主治医生对如此迅速好转感到无比惊异!并一再询问所服药方名称等。

年1月15日(服黄连阿胶汤40天后)复诊时已彻底痊愈,患者称在新年中试着做了20年来第1次的轻度化妆,并未发生异常;手已恢复正常,过去一碰盐就立刻恶化、多年来不敢腌菜,今年腌了菜,至今未出问题。全身皮肤变软、肌理重现了青年时期的细腻光泽!笔者也同患者一样,对于方证若相合竟能获得如此显效,惊叹不已。

患者对药中加入卵黄印象最深,过去认为不是药,没想到竟有如此效果,感到不可思议!黄连阿胶汤的适应症为病在少阴、属虚证,有内热、体液枯燥,热迫心胸、烦躁不能眠、欲卧而不得者。用于皮肤疾病时目标为颜面红潮、头昏眼花(上火)、痒感甚强、夜不得眠,患部红而干燥者。多用于皮肤瘙痒症、牛皮癣、干性皮肤炎、干性湿疹、手掌角化症、掌跖脓疱症等。

由本方各药性能,看其方意:芍药可散恶血、疏导脏腑之气,通利邪气所致血液之涩滞;黄芩清解里热、疏通滞气;黄连去热,解心胸间涩滞之邪热;卵黄则和气血、除烦热并与阿胶共润血燥、滑肌肤。各药的协同作用下发挥清心胸中热、滋润体液、除心中烦躁之功;根据八纲理论属中和之剂,为”养血滋阴”、“熄风清热”处方。

结合本症例比较探讨,其相符之点为:有内热,热上冲迫心胸,胸以上呈较强的热症状,颜面红潮、头昏脑胀、有热感,体液枯燥而致体表发干、粗糙、形成糠状微细落屑,烦躁,奇痒而不得安眠等。本应属虚证的患者、外观上却不显虚,因症状迁延长达20余年而陷入慢性化过程,同时又对实热处方不予反应。此时应考虑非实则需按虚处理的原则,就是说应考虑虚表现为实的真虚假实之证。

《汉方治疗之实际》中,大塚敬节氏曾指出:“用此方之目标为发疹主要在颜面、其隆起较低故不太显眼、但以指头触摸时却可感到粗糙;其疹多少带有红色而干燥,痒感较轻,有糠状落屑,若受风吹日晒则增恶者”。

本症例发红明显、瘙痒剧烈,虽无受风吹日晒而增恶等症状,但服用本方后却确实有效。故而在判断为实热但用寒剂不奏效时,即应按真虚假实,转用补法治之,此一例也。

据《古方药谈》(浅田宗伯著)所载黄连阿胶汤之处方构成及各味之药能,列举如下。

(1)黄连味苦寒,能泻热,治下利,其效与黄芩、黄柏相近,相互奏效。黄连性滞、守而不发。是以邪热结于心胸间及中、下二焦,或烦、或痞、为匿虫、为利者,黄连治下;而与黄芩治邪热专在里分、散漫为患者,自不相同。黄连肥肠而止泻,治浸淫疮用黄连粉,治狐惑病用甘草泻心汤。

(2)黄芩味苦寒,主诸热、黄疸、泻痢,利小肠、破壅气,能清解里热,柴胡之退热不及黄芩,至于单祛驱邪之效,则殆非柴、连所能及也。若能推物,是以开心痞、利肠胃,故有治下利之效。黄连阿胶汤系芩、连并配,从泻上焦之热,故应明确黄芩撤热之效。

(3)芍药味苦平,能和血、缓中。是以邪气相袭而致血液不能舒长者,可以芍药和缓之。夫邪气滞涩血液时,血液和则能利水、逐恶血。

(4)阿胶煮牛皮[编译者注:原文如此,我国则用驴皮]而作之。味甘平,能滋润血液,为血分之要药,血脱时,为补血中之圣品。黄连阿胶汤证之心中烦而不得卧者,皆血亏之候也。与黄芩、黄连相配伍时,则清瘀热于中位。徐氏灵胎曰:皮皆能补脾,脾为后天生血之本,为统血也。

(5)卵黄鸡蛋去白而用黄。味甘平、镇心、补血、清咽、开音、散热、定惊、止嗽、止利,能和气血、除烦热、生肌肤、亮声音。黄连阿胶汤用于和血除热,与阿胶同效。其后,本症例继续服用芍药、黄芩各4g,黄连、阿胶各3g,卵黄1个;经过日益良好。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

airwang

棒棒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caoa.com/zcgx/5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