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专论丨紫草百草霜效用奇观第
药效奇观 紫草、百草霜效用奇观 张树生 谨将《百药效用奇观》一书献给海内外热爱中医的朋友们! 中国中医科学院张树生 紫草主“五疸” 紫草,味甘咸,气寒质滑,入血分,凉血解毒,并有滑肠通便之功。多用于血热毒壅,渗出不透,大便秘结,紫癜等症。《神农本草经》云本品“主……五疸”,今用者少,余故拈出研讨,发挥其用。 五疸,《金匮要略》分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 若以五脏分肝疸,心疸、脾疸、肺疸、肾疸。此皆发黄,必以其见证有别而分,如肺疸,除发黄外,必兼鼻塞不通、咽干等肺经见证。 “五疸,湿热在血中”(《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五疸者,湿热在脾胃所成”(《本草经疏》)紫草色紫、质滑,味甘咸,气寒。紫则入血,寒则清理血分之热,滑则通利,使湿热从小便出,则黄疸自除。 临证用方举隅: 1.治五疸热黄 紫草三钱茵陈草一两。水煎服。(《本草切要》) 2.治伤寒心胸坚硬,脚手心热,即变为黄,秦艽汤方。 秦艽(去苗土)紫草(去苗土)白鲜皮黄芩(去黑心)栀子仁大黄(锉、炒)各一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夜一。(《医方类聚》) 验案举例: 1.据临床观察,用从紫草中提取的紫草红(素)干燥粉末为溶质,以氢氧化钠溶液为溶剂,制成0.2%紫草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2次,每次2毫升计。观察黄疸型传染性肝炎13例,均治愈。(《中药大词典》) 2.戴某,男,39岁,干部。 患者三年前发现肝功能异常,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目下经常鼻衄,偶见齿衄,小溲时黄,胃纳尚可。脉细弦,舌苔淡黄薄腻。最近肝功能复查情况:黄疸指数7单位,麝香草酚浊度20单位。硫酸锌浊度19单位,麝香草酚絮状(+++),谷丙转氨酶正常。HBsAg阳性(对流法)。证属湿瘀交阻,肝失疏达。治以化湿疏肝和络,佐以解毒。炒柴胡3克、茵陈15克、炒黄芩9克、生白芍10克、茜草12克、藕节12克、紫草15克、土茯苓15克、败酱草15克、生麦芽15克。二十五剂。 二诊:药后齿衄、鼻血均止。谷纳正常,二便自调。脉细弦,苔中根仍淡黄薄腻。证情虽有好转,湿热依然留恋,治守前意,加减而愈。(摘要自《邹良才肝病诊疗经验》) 按:此病乙型病毒性肝炎,自在五疸之列,证属湿瘀交阻,肝失疏达,治以化湿解毒,疏肝和络,颇切病机,用药确当,其效显然。用紫草者,解毒、清理血分之热,又能使湿热从小便出,去五疸之要药,故用之。 百草霜治黄疸 百草霜,性味辛温,色黄,功能化瘀止血,清积,多用于吐血、衄血、便血、血崩等各种出血症及食积等。《纲目》云本品治疗黄疸,今多未予重视,临床亦鲜用,特阐述之,以扬《纲目》斯奇。 黄疸乃湿热搏结,木失疏泄,土不苍生,肝瘀成疸。病多从口鼻而入,始于脾,成于肝。百草霜味辛能散,性温能通,且又入血,故能化瘀疏肝。《本草汇言》云:“化藏府瘀血之药也。”火郁宜发之,搏结宜散之。本品乃百草烟气结成,其质轻扬,味辛主散,故“解三焦结热”,“而发越湿热痰气搏结之疾也”(《本草汇言》)。因此能治疗黄疸。 临证用方举隅: 1.治黄肿 百草霜一斤炒面半升绿矾四两 为末,糖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米饮任下,极效。(《卫生易简方》) 2.治黄疸 绿矾四两百草霜五倍子各一两木香一钱 为末,酒煎,飞面丸梧子大,每空心酒下五丸。(《简易方》) 3.主治黄病 皂矾核桃仁白面各二两百草霜少许蜂蜜五钱小枣二两(去核) 前二味研细末与面共炒,合百草霜、枣蜜为丸,如黄豆大。 每服九丸,早、晚各一次(忌无鳞鱼、牛、羊、驴肉)。(《红医手册》) 原载:《百药效用奇观》(中医古籍出版社) 校核丨李汇博 白瘕风能晒太阳吗白瘕风能晒太阳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caoa.com/zcgx/4095.html
- 上一篇文章: 种中药别名整理,建议收藏
- 下一篇文章: 华政植物大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