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药最容易犯的5个错误
药品是日常生活的必备品,家长给孩子用药的选择正确与否,也直接关系到孩子的生命健康。 迷信“纯天然”中药无毒副作用西药由于是经过临床试验才批准上市的,因此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都会在药品说明书中注明。一些中药没有特别严格的临床试验,因此药品说明书里的不良反应通常注明“尚不明确”。家长要意识到,%植物来源的药物并不代表%安全。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吃药品来强身健体。 几种药同时吃,中西药混吃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觉,以为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于是中药加西药,多种药一起服。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因此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造成肝。肾损伤。如果病情需要多药同服,也应该知道如何正确服用。例如,当需要中药和西药同服时,我们一般建议服用两种药物的间隔时间至少1个小时。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时,还需注意各药物的有效成分,以避免重复用药,加重不良反应。例如,退烧用的对乙酰氨基酚。这个成分同时存在于许多复方感冒药中,如果退烧的同时还服用复方感冒药,就有可能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由此造成肝损伤。再例如抗过敏的扑尔敏,这个成分在很多复方感冒药里存在,成分列表里可能写的是氯苯那敏,如果家长们不知道扑尔敏的成分就是氯苯那敏,给孩子服扑尔敏的同时,也服含氯苯那敏的感冒药,很容易造成扑尔敏过量,由此导致孩子昏睡不醒,严重者可造成意识丧失。 给儿童服用成人药有的家长会给儿童服用自己服过觉得有效药物,并按成人剂量减半,认为只要剂量减半就不会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按成人剂量减半给儿童用药是不科学的。儿童的肝脏还没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同时,儿童的。肾脏仍处于生长发育之中,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另外,儿童大脑的血脑屏障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还不能阻止某些药物对大脑的伤害。因此,不能给孩子随意服用成人药物,即使减少剂量也不行。 保健品当糖吃保健品市场一直很红火,不少家长怕孩子缺维生素或微量元素而选择给儿童服保健品。为了在口味上吸引儿童,保健品的厂家把产品的口味做得很好,以至于不少孩子把保健品当糖吃。例如,不少妈妈给孩子海淘“小熊糖”,这是一种儿童型多种维生素,口味好而且外形可爱,孩子们很爱吃。国外有多个服用维生素软糖过量的案例报道,都是儿童趁父母不注意误服的。提醒家长们保健品吃多了也会中毒,要告诉孩子这不是糖,要把保健品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或者锁进柜子里保管。 洋货一定好过国货由于中国药品安全问题频出,导致家长们选择海淘药品,这里面其实是有很大的风险的。其一,由于语言障碍,很多家长无法了解海淘药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比如紫草膏,商家可能会夸大它的疗效,说成是可以吃的万用药膏,但实际上,它在美国的适应症用于提神醒脑、缓解疲劳,使用人群年龄要求是2岁以上,每日最多3~4次,2岁以下使用要咨询医生。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紫草科植物,FDA曾就它的口服补充剂发出过肝毒性的警告,不含外用剂型,因此外涂要避开溃破的皮肤才不会有肝毒性。其二,由于网上商家缺乏监管,很难保证药品质量,也很难及时获得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因此家长需谨慎选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zaoz.com/zcgj/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13家松阳最美民宿amp酒店,国庆来
- 下一篇文章: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精华总结,提分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