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开创别样兴趣拓展课程用心创皂
周丹丹在教学生做手工皂。林杭摄用心创“皂”,让淡溪一小的孩子们的童年时光拥有了一份别样的幸福和快乐。当下,淡溪一小实行“淡雅教育”和“淡雅课程”,致力于“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童年和美好未来服务”,积极构建“淡雅文化”。为培养“淡雅”少年,淡溪一小开展了一系列拓展课程,其中手工皂拓展课程就是特色之一。兴趣就是动力周丹丹是淡溪一小手工皂拓展课程的老师,也是二(3)班的语文老师。年,周丹丹怀孕请假在家。孕期闲来无聊,她寻思能做些什么,让生活变得充实。一天在用婴儿洗衣皂时,周丹丹发现:“咦!这肥皂还挺好用,我是不是也可以做无污染的肥皂?”于是,周丹丹开始看各种各样与手工皂相关的书,研究肥皂成分。越研究越感兴趣,她开始琢磨如何制作手工皂。“一开始采购材料,相当花心思,总是觉得缺这少那。”周丹丹回忆,“后来,我的手工皂渐渐‘像样’了,家人都开始用我做的手工皂,很有成就感。”逐渐地,他们用手工皂替换了沐浴露。“研究、实验、准备材料、做皂……这些需要全心全意投入的工作,占据了我大部分的业余时间,我相信很多事情不是只有稍微用心就好,需要的是全力付出。”周丹丹聊到手工皂时十分有兴致。周丹丹的手工皂越做越精美,她将各种皂“玩于股掌”。“做皂跟生活一样,都需要坚持,有时为了做好一块橄榄皂,要搅拌一两个小时。”这是一个孵化的过程,周丹丹说她做手工皂时,有发自内心的快乐。创“皂”成为兴趣课学校得知她会这门“手艺”,问她能不能开展手工皂兴趣课程。于是年春天,周丹丹开始她每周一次的手工皂兴趣课。锅、盘、仪器……手工皂教室里每一样器材,经过一个个学期后变得充实起来,手工教室也逐渐变得更有规模。上过周丹丹手工皂课的学生们拿回去的精美作品,在同学间逐渐“宣传”开来,导致每学期一开始选兴趣课,手工皂拓展课就被“一抢而空”。上完每堂手工课后记录下课堂小细节,随着细节的累积,每个学期对于手工皂的研究都愈发充实。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周丹丹与学校合编了一本拓展课程的书——《手心皂艺》。“学生们动手能力很强,一教就会,我们自制的课程书上的许多图片,都是学生动手做成的手工皂。”周丹丹说到学生们做的成品,既开心又有点小自豪。“周丹丹老师兴趣广泛,热爱学习,是位小才女,古筝、书法都有涉猎,她是个对生活保持着热爱、求知欲旺盛的人。”“我很佩服她的这种精神,怀孕的时候自学了手工皂制作,后来不断研究深入,最终拓展出一门学校所有孩子都喜欢的热门课程,她总能让我想到‘精益求精、做事执着’。”这是同事们眼中的周丹丹。手工皂教室后面有一排架子的“宝贝”,都是不同学期的学生制作的手工皂作品,深红泥皂、紫草皂、石泥皂、香薰蜡烛、唇膏……周丹丹都精心收藏、保护。“这都是这些年孩子们用心制作的成品,我都把它们珍藏起来。”周丹丹介绍学生作品的时候,喜上眉梢。寓教于乐日前在教室里,笔者看到周丹丹和学生们正在合作制作手工皂。“2号可以加精油了……”周丹丹一声令下,每组的“2号”就开始动手操作。教室内分为四组,每组六名组员,大家有不一样的分工。“肥皂实验的成败是由每个成员配合决定的,任何一步的失误都会造成制作失败。”周丹丹介绍。四(3)班的小周说:“上学期看到同学上完手工皂课,拿回来超级好看的手工皂,我们都很羡慕,这个学期我就想来上这个兴趣课,尝试一下。”“周老师上课很有趣,上次我把自己做的手工皂带回家送给妈妈,她开心极了。”四(2)班小王说。从认识皂基到尝试体验,手工皂课程训练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操作技能,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看着学生们对制作手工皂兴趣盎然,看着一块块手工皂脱模,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让我更快乐。”周丹丹说。淡溪一小在寒暑假的乡村少年宫特色课程,也开展了手工皂课程,让全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手工制作带来的乐趣。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caoa.com/zcgj/10842.html
- 上一篇文章: 北京本土感染者50顺义突发聚集性疫情
- 下一篇文章: 肝气堵全身堵,散结类中药泡水喝,疏肝解